20日,為了參加在西北師范大學召開了的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學術研討會,鄧建永早上4點就從北京動身了。“各種換乘,匆匆趕上了開會,開完會還要趕回去。”鄧建永說。他如此重視,隻因為這部片子是他嘔心瀝血3年的作品,就像心愛的孩子。
西部文人的西部情結
前不久,這部講述甘肅西部歷史的紀錄片於全國兩會期間在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播出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據進行同步直播的鳳凰網統計,該片播出10天內的日均有效點擊量超過了340萬,這個成績在國內紀錄片中名列前茅。
研討會上,來自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王君玲副教授說,她欣喜地發現自己的學生們也喜歡看《河西走廊》。作品能被年輕一代喜歡,也讓鄧建永感到欣喜。“我就是一個西部人,我出生在天津,但是在寧夏的賀蘭山下長大的,對西部我有情結。”鄧建永說。
事實上,鄧建永和河西走廊的緣分不淺。大學畢業后,他一直在從事文學創作。1986年,為了創作一篇關於金川鎳都地質隊員的報告文學,他就曾在河西走廊採訪了半年。而當得知拍攝一部專門關於河西走廊紀錄片的重任要落在自己身上時,他才感到“西北真的成了我的宿命”。
讓歷史活起來
歷史不好講,主旋律片子不好拍,講故事是個好辦法。“我們就是要讓歷史人物活起來,讓他們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在邀請專家對河西走廊的歷史進行詳細梳理之后,鄧建永和他的團隊根據多年做紀錄片的經驗定下了片子的基調。
於是,在10集裡,每集都有人,每個人物都有故事,甚至那些被史官們一筆帶過的人物,在片子裡都豐滿起來了。“比如張騫的資料就很少,能找到的也隻有司馬遷的《史記》。而司馬遷對張騫的匈奴妻子更是惜墨如金。但在片子裡,我願意融入自己對這段歷史的理解,賦予這個形象生命。”鄧建永說。
要把歷史講生動,但又不能“戲說”、“演義”,就要做大量的功課。這也是片子拍攝耗時3年的原因之一。該片總統籌孔麗麗說:“基本上那些細節,我們都有史料做依據的,而且反復推証過,所以是在史料基礎上進行的合理想象。”
專家學者認可
這部紀錄片的成功也引起了甘肅傳媒學界的關注。研討會上,3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部紀錄片進行了發言。
西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陳克恭結合自己在張掖的工作經驗,肯定了這部片子用歷史地理漸進式的方法來解讀絲綢之路的方法,認為這部片子將有助於甘肅今后的發展建設。
著名學者、西北師范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李並成研究員從歷史學者的角度回顧了河西走廊在不同歷史階段對整個國家的重要意義。他的觀點與鄧建永提到的該片主題“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高度契合。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彭嵐嘉則看到了該片制作中的國際化視野。
也有學者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提出了批評的聲音,如未提及河西走廊的生態功能、片子的一元化視角,片中的一些技術性瑕疵等。大家在現場對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討論,鄧建永一直在現場仔細傾聽。
他在會后回想整個制作過程,感慨:“因為需要顧及的方面太多,所以難免還有不如意。”而且“由於專注於歷史的梳理,確實不能顧及到其他更多的方面。”
經歷了創作的痛苦,鄧建永有了更多對河西走廊和西北邊疆歷史的感觸。“河西走廊是上天給我們的恩賜。我們也許都應該想一想,為何西部如此重要,我們能為西部做些什麼。”他說。(記者 郭頌霞)